關 鍵 詞:電鍍,清洗,電導控制,節水,原理 作 者:袁詩璞 內 容: 摘要:簡述我國淡水資源的現狀和分配使用,指出了電鍍行業節水的緊迫性和現實困難。介紹了電導自動控水的原理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情況。在以前專利產品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進,以期制造出可靠性高、售價低的電導自動控水器,實現工業化生產。 關鍵詞:電鍍;清洗;電導控制;節水;原理 中圖分類號:TQ15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227X(2011)06–0042–04 1·我國的淡水資源 1.1地球上的水及生物所需的水環境 地球上的水本不少,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地球上剛形成的水本為淡水,但經約40億年的三態循環,海水中溶解積蓄了很多鹽分。 生物經漫長的進化,其基因變異、遺傳,形成了各自適應不同水環境的能力與局限性:海洋生物只適于在海水中生存;陸上生物則只適于淡水環境。 陸地上的淡水分布極不均衡。俄羅斯貝加爾湖的淡水量就占全世界淡水湖總量的1/5,而中東地區及我國西北盛產石油與天然氣的地區因降水量太少而成為了沙漠。 洪澇災害使寶貴的淡水流入海洋,成為海水。海水所含鹽分及其腐蝕性,迫使人類工業用水只能用淡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強地震及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爆炸,核污染殃及全球。事后證明,用海水對核反應池及乏燃料池降溫反而造成了更大危害。 1.2我國淡水資源的現狀 1.2.1人均淡水資源很少 我國淡水資源本身并不豐富,加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排名在世界各國150名之后。 1.2.2分布極不均衡 總體上說是北少南多。西北地區更少,甘肅連人畜飲用水也不夠。為此,政府投入了不少資金與人力,修水窖、找水,并打深井取水,讓老百姓能喝上“甜水”。為保京津唐等北方缺水地區用水,國家正斥巨資實施南水北調工程。長江三峽工程雖然在蓄水通航、調節下游水量、防洪澇以及發電等方面已突顯成效,但僅限于長江流域,解決不了全國大面積的淡水問題。 1.2.3水資源利用率低 多種原因造成的水環境污染及缺水降低了環境自凈能力,我國可供利用的干凈淡水非常少。盡管國家采用了政策法規、宣傳教育、經濟杠桿等多方面措施來節水,但由于國民總體素質不高、節水科技與設施落后等原因,我國淡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遠落后于人均淡水資源高得多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1.3我國淡水資源的分配使用 1.3.1首保人的生活用水 人是第一位重要的,因而首先應保證人的生活用水。 1.3.2次保農業用水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水是農業的命脈。農業用水包括糧食、蔬菜灌溉用水,淡水養殖用水,牲畜與家禽飼養用水等方面。世界糧食危機日益突出。我國農業用水原本緊張,若遇類似于2010年全國大范圍小麥冬旱,縱有科學的噴灌、滴灌節水農業技術,也無水可用。 1.3.3減少工業用水 我國工業發展很快,其用水量增加也快,肯定會不斷地以政策形式強制要求節水。作為用水大戶的表面處理行業更不例外,甚至因產生污染而首當其沖。電鍍產業很發達的沿海地區會首先“挨刀”。而四川省除川西高原外并不太缺水,電鍍加工量也很少,至今尚未建成一個電鍍工業園區。重慶市汽摩產品等電鍍量大,電鍍產業比成都市乃至整個四川省都要發達,已建成4個電鍍工業園區。但重慶市境內有嘉陵江與長江流過,也不缺水。對于電鍍產業不發達因而電鍍總用水量不大,以及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遲早也會強制節水。 2·電鍍節水的緊迫性與現實困難性 2.1發達地區新的電鍍節水政策要求 筆者從寧波電鍍協會老秘書長王宗雄處得知:寧波市環保局已發出紅頭文件,要求寧波電鍍企業對新鮮用水總量,依不同地區在2009年用水總量基數上再下降10%~30%。據了解,不單是寧波地區,其他發達地區也相應提出了類似要求。 減少電鍍新鮮用水量,不僅節約水費開支,而且可以減少廢水處理量及處理成本。況且,現在無論是否愿意,都要節水。即使企業花得起錢,要想繼續搞電鍍,不節水也不行!然而,電鍍節水談何容易? 2.2現實生產中節水的困難性 2.2.1提高廢水回用率的困難性 眾所周知,電鍍清洗水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某些場合還要用純水。即使經化學法處理后能達標排放的廢水,可直接回用的場合也很少,一般用作要求很低的鍍前處理清洗、沖洗廁所、工廠綠化澆水(其實這些水中過多的鹽分也會造成土壤鹽堿化),其直接回用率難以達到10%。 化學法處理后的廢水經多級預處理后再采用反滲透濃縮脫鹽等處理,其水質接近于純水,可回用于多種工序。但因種種原因,其回用率最高也只有60%,經濃縮后的水還要用化學法再處理后達標排放。單系統反滲透制得回用水的實際成本不會低于30元/t。 2.2.2節省新鮮用水的困難性 清洗是一門技術,涉及許多技術問題。國外電鍍工作者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推導出了多個不同清洗方式下的清洗方程式,影響清洗水用量及清洗效果的因素很多。噴淋或噴霧清洗雖好,但在大生產中應用受限太大。單槽清洗不僅耗水,而且效果差,加空氣攪拌才好些。多級靜態逆流漂洗最節水,但首級濃清洗水必須能全部反摻入鍍液(加蒸發濃縮則能耗大,且適用工藝有限),而雜質會返回鍍液。實踐表明,三級動態逆流漂洗具有很明顯的節水效果。但逆流漂洗在手工作業時會大大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往往受工人的抵制而形同虛設,在自動化生產中又會增大投入、拉長生產線,同樣降低生產效率。在現今場租很高的電鍍工業園區內,增加占地面積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由于了解清洗這門深奧技術的人并不多,加之工業化實施的困難性,生產線上絕大多數仍采用單槽長流水清洗。生產線一經定型,則木已成舟,不可能推倒重來。有的廠只好對單槽清洗采用降低水壓、控制供水量來減少用水,但這樣做也有問題:受工件形狀及裝掛方式等影響,要么因為清洗不良而造成工藝液交叉污染,頻繁引發質量事故,要么在易于清洗時造成浪費水,F為了達到節水10%~30%的要求,有些廠只能干兩天停一天。如此一來,如何保證用戶生產周期與加工量要求?在找工困難的情況下,如何養活和留住要求收入日高的員工?加熱或冷卻工藝液時又會增大多少能耗?據筆者所知,以前不少電鍍廠點為了少繳排污費,上報給環保部門的已備案在冊的用水量僅為實際用量的幾分之一。既然要限制新鮮用水,勢必也會要求對抽取地下水裝表計量。若真如此,這條自己套上脖子的絞索就很難解開了。因此,應在現定清洗方法上尋求更科學的節水方法,而電導自動控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3·電導自動控水 3.1電導控水的原理 電導自動控制清洗水并不是新技術,國外發達國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開始推廣應用。筆者在1983年出版的《電鍍三廢處理》的第2章“清洗技術”中早已作過介紹。 電鍍清洗水均為電解質溶液。當對清洗槽停止供水時,清洗水的電導率隨清洗掛具數(清洗相同工件及掛具上工件數相同)的增加而幾乎呈線性增加。表1為國外早年報道的清洗水電導率數值。此數據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控水依據。原因是工藝配方不同(特別是導電鹽實際含量不同),清洗水的電導率就不同,甚至清洗水溫也有影響。從表1可看出:清洗水中工藝液的含量越低,電導率越低;工藝液不同,相同濃度下的電導率差異很大。這樣一來,控制儀器就要求具有很寬范圍的可調控性。
清洗水的電導率變化 采用可調電導控水器,當清洗水臟到不允許的程度時,使串接于供水支管內本處于關閉狀的電磁水閥開通而自動供水,清洗水電導率隨之下降;當電導率下降到一定數值時,自動關閉電磁閥,停止供水;隨著清洗的進行,清洗水的電導率又上升,達到一定值時,電磁閥又自動開通供水。如此周而復始,則實現了清洗的間歇式供水,既避免了長流水現象,又保證了清洗效果。 3.2國內電導控水的現狀 因對電導自動控水認知太少,至今國內電導控水應用極少。 成都飛機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美國生產麥道飛機機頭,表面處理要求全用美國工藝與設備。因對清洗要求很高,故配置了40余套美國產清洗水電導自動測控儀,但使用一兩年后相繼壞完了。分析原因是美國表面處理車間內空氣很清潔、腐蝕性小,而儀器本身密封等防蝕措施不足,不適應中國國情。 筆者于今年4月份了解到,余姚某電鍍公司的一條塑料電鍍全自動生產線上,一年多前安裝了4套進口電導控水儀,每天生產16h,日節省新鮮用水30t,效果明顯。經十分了解發達國家電鍍新工藝、新技術的蔣宇僑老先生介紹,該控水儀是德國產品,由英國人安裝調試,4套控水儀共花費人民幣6萬元左右。顯然,雖節水效果好,但如此大的投入,即使在有錢的發達地區,要在眾多生產線上推廣應用,也是不現實的。 3.3筆者早年的工作 1986年,筆者在國營708廠任表面處理車間主任期間,開始針對大水量單槽清洗研制電導自動控水器。經過反復摸索,解決了一些難題。 (1)名稱問題。不必設數顯電導測定與顯示(并不難。因早已開發出既可用于廢水也可用于鍍液的數顯pH值自動測控報警儀、便攜式液晶數顯電流密度測定儀等)。因為只要依不同工藝、不同清洗要求,預先設置到剛能滿足清洗要求即可,況且沒有符合各種清洗要求規定的電導率數據可依,各廠的實際差別懸殊(除非購電導儀自行測定)。再者,任何電子電器產品,每多一個元器件就多一個故障發生機會,不但成本增加,而且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下降,故不設數顯更好。另外,若稱為“電導控水儀”,則會造成很多麻煩,如計量檢測部門會要求申辦并年檢計量合格許可證,制定并審定企業標準(某些企業對儀表也有此要求)等。若生產,還未賣出就先花去一二十萬元。因此,宜叫“電導自動控水器”。 (2)一般電器產品因內部元器件發熱(特別是帶功率性元器件),機殼上均開散熱窗口。但在強腐蝕、高濕度環境下使用時,要求產品幾乎全密封,以提高可靠性。測電導率時,探頭隋性電極上必須施加音頻交流電,以防電極極化。而用集成電路又需對直流預置信號與測定放大后的信號比較后再作功率輸出放大。從交流到直流必須整流。整流二極管具有約2.2mV/°C的負溫度系數,即使采用了集成電路作精密全波整流放大,試制時發現由于密封后機內升溫,造成放大信號有達150mV的溫度飄移,使控制失靈。后來在機內設計了自動溫度補償可調電路,使溫升到60°C時飄移少于10mV,達到較精準測控的要求,但這又給單機逐一調試增加了難度。 在708廠的大生產中,按大流量單槽清洗方式對多種清洗水進行試驗,節水達50%~80%。其中低鉻鍍鉻清洗水的顏色加深快,但電導率變化小,控制尤其困難,故節水效果較差。幾經改進后于1988年獲準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曾有人想生產銷售,但被筆者勸止了。原因有三: 一、無法批量生產。該產品只供電鍍專用,不像家用電器那樣可進入千家萬戶,也不像溫度、時間、pH等測定裝置那樣可用于多種行業。況且當年并無強制性節水的要求,而國內了解電導控水的人寥寥無幾。雖然發達國家早已推廣應用,但在國內應用為時尚早。 二、試驗用兩臺都是手工制作的(至今筆者還保留了一套),但工業化生產要投資開沖壓與注塑模具,產量小,折舊費與加工費高,而且要講求外觀與通用性,采購渠道眾多,流動資金占用量大,很可能會虧本。 三、技術難度大、可靠性要求高,但售價又不能太高。在很多人看來,國內產品即使達到甚至高于洋貨水平,售價也“理應”比洋貨低許多,F今采用電導自動控水的困難在于:(1)對此認知的人太少;(2)洋貨太貴,又無國產貨供應;(3)并非所有廠點的節水要求都很迫切,若銷量太少,投入又大,則無人愿意或敢于生產。 3.4筆者目前的工作 王宗雄是比筆者年長的電鍍老專家,對發達地區迫在眉睫的電鍍節水要求十分著急,希望筆者能改進并組織生產電導自動控水器。于是,筆者重操舊業,找回原研制產品的原始工作記錄,并且聯系了現仍生產印制板、永不腐蝕PVC面板并從事電子元器件安裝調試的老朋友,他同意完成大部分工作,余下探頭等組裝則另請人完成。若造成虧損,由筆者一人承擔,F需對原專利產品重新設計,作大的改進。 (1)徹底去掉原用易腐蝕的撥動三檔開關作為粗調的測控值預置,改用以小改刀才能調的多圈電位器作預置調整。原面板上的旋鈕式細調易被亂動而導致測控失靈。 (2)試驗了多種交、直流電磁水閥,但均問題多多。后優選了某國產220V工業電磁閥,已成功采用進口器件對其實現無觸點控制,徹底摒棄了繼電器,從而解決了因觸點易壞而導致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的老大難問題。國產電磁閥質量不斷提高,售價僅為進口貨1/5左右,而且更換方便。 (3)改進使得一般電鍍廠維修工與工藝人員也可以自行安裝調整,將來會附詳細安裝使用說明書。 (4)憑筆者多年來開發電鍍專用電子小產品與汽車電子產品(如汽車電子節油器等)的經驗,產品的可靠性與壽命絕不亞于洋貨,如對帶功率性器件留了數倍電壓與電流功率余量,主要電子元器件選用高可靠性進口原裝品,電阻也用金屬膜的而不用碳膜的。雖然成本高,但力求將包括配套電磁水閥在內的總售價控制在每套1000元以內。筆者不敢擔保該產品能使用5年、10年無故障,因為任何電器產品出問題都有三大原因:人為使用錯誤,偶然的外部原因(如供電電壓突然異常升高),使用中零件自然老化失效。 (5)電源開關問題。電源開關屬易損件,故許多市售溫度、時間測控器均未設電源開關,使用不方便。交流開關大多密封防蝕性不好(鈕子開關稍好),不適于表面處理車間使用。前述余姚某公司用的4套德國產品采用了感應開關。設計制作感應式(又稱接近式)、觸摸式、薄膜面板式、聲控式、磁控式、光控式開關并不難,筆者手頭上有不少用集成電路或可控硅的現成電路可供參考。但這類開關也存在共同缺點:一、所用元器件多,出故障的機率大,故可靠性與壽命下降;二、機內要另設一套220V交流轉換為低壓穩壓輸出的直流待機電源,接通總電源或另設電池供電,則一直處于工作狀態。聲控、光控不可用于此;磁控雖簡單,但需用稀土永磁鐵;感應和觸摸開關是利用人體手指觸摸面板上相應位置產生的微弱電容或感應電壓而起作用的,易發生誤動作。最后確定采用置于機箱背部的小型鈕子開關,這樣有幾個優點:一、不會產生誤動作,開關狀態明確;二、通過大功率電器控制實現機內較大交流供電,而開關本身只承受2mA、1V以下交流電壓,不會出現打火現象,只要不是人為損壞,至少可用10年;三、置于關的位置時,機內與電磁閥完全不耗電而自然關閉;四、PVC面板上無開關,美觀;五、機內全為無觸點控制,沒有任何如繼電器之類的易損觸點控制。 4·結語 電鍍節水迫在眉睫,而現實節約新鮮用水又困難重重。電導控水技術的節水效果明顯。進口產品太貴,而目前尚無國產品供應。筆者正動手對早年專利電導控水器進行改進,以便適合我國電鍍行業現狀,力求以售價僅為進口貨1/10不到的低價供應不亞于其可靠性與壽命的產品,盡快在國內電鍍發達地區首先推廣,求取社會效益。 注:本站部分資料需要安裝PDF閱讀器才能查看,如果你不能瀏覽文章全文,請檢查你是否已安裝PDF閱讀器! |